工作简报

THIS NAME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2-26    作者:     来源:     点击:

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计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2020年12月,内蒙古师范大学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实现了我校国家部委科研平台零的突破,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支持、期待和关怀,也体现了我校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基地成立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和加强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方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政策咨询调研等工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3年基地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设情况

(一)有效推动北疆文化研究和校地合作

2023年,基地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组织机构,调整研究人员,充分发挥稳定的组织机制优势,投入到学术研究工作中,担负起了理论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任务。

8月20日,基地带头成立的北疆文化研究院暨“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聘任纳日碧力戈教授为“北疆文化研究院”院长。

12月11日,内蒙古师范大学与乌拉特中旗政府合作,考察调研基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际,推进校地合作新模式,为基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咨询服务。

(二)研究团队的建设

1.本年度因基地工作实际需要,调整基地学术委员会。

主 任:纳日碧力戈

副主任:李树林、王来喜

成 员:沈卫荣(清华大学)、谢继胜(浙江大学)、贾美林、包凤兰、谢咏梅、包玉山、满达。

2.完善了基地研究专家库,目前校内校外专家共32人。

3.居中协调,顺利引进韦兰海博士加盟,筹建国家级生物人类学研究平台。

4.聘请中化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致公党北京市西城区副主委、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常委勤克先生和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南快莫德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特聘研究员。

(三)研究经费及设施保障

经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会通过,学校每年为基地配套30万元经费,制定基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基地正常运行。按照国家民委基地管理要求,已落实200㎡的办公场地,设立基地办公室、基地会议室、基地首席专家办公室、基地成果展示厅,并购置办公设备和研究相关图书资料。在学校和学院的指导下,建设走廊文化,在我校赛罕区田楼6楼走廊宣传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脉络、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践成就等内容,为研究人员提供硬件和软件保障。

基地成果展示厅发挥重要作用,展示基地研究成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为社会全面开放观摩学习平台,促进交流借鉴,共享学术资源,受到了学术界一致好评。本年度接待参观调研团队共22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交流效果。

二、具体工作情况

(一)研究方向。

2023年初以来,基地多次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国家民委的正确指导下,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民族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结合北疆文化建设和“两大任务”,提炼出本基地科学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立足内蒙古实际,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丰富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中小学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干部培训、互嵌式社区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领域,全方位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地方经验。

2.全方位推进“模范自治区”建设研究。立足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要求,丰富和拓展“模范自治区”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加强内蒙古建党的历史研究,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实践经验,深入挖掘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案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由衷感党恩、听党话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内蒙古方案”。

3.北疆文化建设研究。围绕北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和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在新建立的北疆文化研究院开展相关研究,正在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签约,出版《中华文脉·北疆文化》重点图书,共10本。策划“费孝通内蒙古行”重访研究项目。

4.祖国北疆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立足有效服务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重点聚焦总体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语言信息与关键符号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开展研究,加强民族领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监测、预警,及时回应国家安全战略决策需求,为国家安全战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智力支持。

(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文献资料的挖掘工作。

1.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报纸、数据库等)为主,整理挖掘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主题的历史文献,按“政治政策、经济生态、历史文化、教育科技、语言艺术、文学出版”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汇编成册。

2.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从《内蒙古日报》(蒙汉文版)、内蒙古地方报纸入手,重点挖掘新时代以来《内蒙古日报》中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时期(1978年-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年-2011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对主题报道进行系统梳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文献体系,系统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自治区培育、生成、发展、扎根、铸牢的全过程。

3.整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以“‘两山’故事”、“乌兰夫传”、“国家的孩子”、“包钢精神”“我们的草原我们的家”、“《内蒙古日报》中“草原春秋”故事”等主题进行策划,生成主题突出、鲜活生动,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宣传教育材料,打造具有内蒙古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的宣传片,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4.成立北疆文化研究院,整理并撰写了北疆文化系列丛书,包括《北疆音乐百年田野实录》、《当代北疆音乐史稿》《记忆的坚守、延续与重建:鄂温克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北疆美术文化研究》《北疆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发展研究》《乌兰牧骑在全国各地》等,涵盖了北疆文化的多个方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讲好“北疆文化”故事的同时、唱响“北疆文化”品牌,用故事为品牌赋能,以品牌为文化添彩。

(三)每月定期完成《世界民族月度信息》刊物。

《世界民族月度信息》是国家民委民族研究特别委托项目《世界民族热点跟踪研究》系列期刊,基地2019年以来主办完成,总出版50期并受到国家民委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也曾得到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勇的肯定性批示。国家民委赵勇副主任在《世界民族月度信息》2月号上再次批示:“这期办得好。每期都要有几篇有分量的文章,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给人启迪。”

2023年1月《世界民族热点》公众号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地为依托,以青年学者为主力,关注世界民族,跟踪世界民族热点,为我国了解当前国际民族问题提供窗口。《世界民族热点》受邀入驻今日头条并取得优异成绩,展示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地把握民族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借助今日头条新媒体力量,扩大了关于民族问题研究的影响力。

(四)以加强基地网站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https://gtt.imnu.edu.cn/网站自投入使用以来,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新闻动态、学界动态等5个栏目,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新政策、习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展示学界学术研究成果,记录基地工作动态,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意义”、“文化力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在全国各地进行了理论宣讲,全面、准确、完整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体意识。2023年累计宣讲30场次,含专题报告和干部培训。

1.1月18日,纳日碧力戈教授荣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基地特聘研究员勤克作为优秀党外人士代表应邀参加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新春团拜会,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参加“两会”等,投身社会参与,增强社会贡献。

2.基地专家张时空同志2023年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聘为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智库专家。

三、开展学术交流以及主要科研成果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主线组织开展了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基地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提高青年师生的专业水平,本年度共组织开展学术会议15次,学术讲座20余次。代表性的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如下。

主要学术讲座:

1.3月17日,基地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胡岩教授为我校师生做题为“旧西藏的美国印象”的专题讲座。

2.4月4日,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应邀为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师生开展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符号生生”的学术讲座。

3.4月15日,由基地和民族学人类学学院主办的“一西文化讲坛”第二讲隆重举行。主讲人是著名民族植物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山教授,演讲题目是“学以致用问道路:我的教学与科研生涯”。

4.5月15日,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主办的“维舟民族学系列讲座中,我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做了题为“加强关联与过程的民族学研究——从贝特森、费孝通、林耀华到吉登斯、霍金斯”的讲座。

5.5月23日,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讲座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第3次学习讲堂上,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作了《全面、准确、完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

6.5月25日,纳日碧力戈教授应广州大学“名师大讲堂”之邀,做了《如何以形见神: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辩证思路》的学术讲座。

7.在2023年由基地和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共同主办的“一西文化讲坛”上,论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张乐天教授以“乡村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实践”为主题为师生做了一场精彩讲座。

8.10月25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在内蒙古佛教学院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生动力》的学术讲座。

9.10月26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由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基地共同主办的“一西文化讲坛”上,论坛主讲人吉首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民族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杨庭硕教授以“文化制衡与生境形成”为主题为师生做了一场精彩讲座。

10.11月10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举行 的“北外全球治理讲堂”上,纳日碧力戈教授做了题为“试探道家‘三生无限’与皮尔士‘指号三性’的殊途同归”的讲座。

11.12月11日至12日,学院党委书记包凤兰教授与基地首席专家、北疆文化研究院院长纳日碧力戈教授带领调研小组前往乌拉特中旗,围绕校地全面合作、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实践基地、北疆文化研究示范区工作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12.12月15日,应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邀请,由纳日碧力戈教授带队的教职团队一行八人,前往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开展青年教师交流活动。

13.基地重视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投入,组织建立“蘑菇群”读书会,共开展了6次读书交流和田野调查,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开拓学术视野。

学术会议:

1.3月27日,纳日碧力戈教授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开发研究开题论证会。

2.5月26—28日,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应邀参加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研究基地联合举办的“社会学视野中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论坛”。会上,纳日碧力戈教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指号学初探”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

3.6月17日,由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鄂尔多斯市民族事务委员承办的2023年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年会暨“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民族问题: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在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召开,我校党委书记李树林、基地教授纳日碧力戈以及来自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相关学科领域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4.6月24日,由纳日碧力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中期推进会顺利举办。西南地区、新疆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东北地区等四个子课题组的负责人、成员和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60余人参加会议。

5.8月5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办的“万物共生的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青年生态人类学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相关学科领域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6.8月9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举办的“生态与人类:民族志研究方法跨时代创新发展”青年学者研习营正式开展。本届研习营的举办旨在为全国人类学民族学专业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

7.8月20日,北疆文化研究院成立暨“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北疆文化研究院院长纳日碧力戈作了题为《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组成部分的“北疆文化”》的学术报告,主要对北疆文化的概念、内容以及重要性作了解读。

8.8月31日至9月1日,由纳日碧力戈教授召集的“重温红色记忆,建设靓丽北疆”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与会专家教授围绕新中国社会记忆研究内容、方法、理论、成果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

9.9月7日,纳日碧力戈教授参加由全国政协文化史和学习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兰州大学共同主办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交流与合作论坛(2023)”并发言分享了自己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独特见解。

10.9月9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论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为主题,中央统战部等四部委批准成立的28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近60位专家学者参加。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从主体参与的视角出发,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赖于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主体性的体现。

11.10月20日至22日,第四届“中缅跨境民族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举行。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参加本届学术研讨会并作了以“试论跨境民族研究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主旨报告。

12.12月29日,书写北疆文化新篇章、打造校地合作新高地——内蒙古师范大学·乌拉特中旗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主题传播行动暨实践基地联盟签约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二)基地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学术成果

基地成立以来,积极鼓励和推进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主题开展学术研究,取得喜人成就。2023年度,共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5篇报刊文章,7部学术著作,获批咨询报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代表性论文:《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条路径》(纳日碧力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3年第1期);《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纳日碧力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3年第2期);《阿拉善全旗内三十六巴嘎及周围界牌之全图》研究(谢咏梅,中国边疆史地研究(CSSCI),2023年第2期);

代表性著作:出版著作共7部,其中代表性的包括王来喜《罗布桑却丹经济思想研究》;满达《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研究》;韩柱《内蒙古农业经济史》等。

建言献策:魏霞教授等撰写的《强化边疆地区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内蒙古边疆地区教育为例》调研报告获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纳日碧力戈教授和包凤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和《内师大以学科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章,并刊登在内蒙古学习强国平台。

基地大力投入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基地国家级重大项目9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25项,教育部项目2项,国家民委专项项目5项,自治区级智库建设项目1项。

2023年获批的科研项目如下:

1.基地学术委员咏梅教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近代中国北部边疆科学考察文献整理与研究》;

2.基地专家韦兰海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南岛语族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3.常宝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城市建设中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典型调查研究》;

4.乌日格木乐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哈萨克斯坦民族问题的形势及影响研究》;

5.梅荣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天主教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意义研究》;

6.纳日碧力戈获批《无党派人士代表2023年度重点课题调研工作计划》项目《关于我区青年人才引进后续培养情况的调研》(已完成)。

2023年基地资助的科研项目如下:

1.基地专家韦兰海获批2023年度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研究项目《满-通古斯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项目编号:2023MZJD01;

2.基地专家韦兰海获批2023年度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研究项目《蒙古氏族的分子人类学溯源》,项目编号:2023MZJD02;

3.基地专家韦兰海获批2023年度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研究项目《东亚人群体质演化的群体遗传学基础》,项目编号:2023MZJD03;

4.乌日格木乐获批2023年度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研究项目《伊犁河谷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23MZJD04;

5.焦丹获批2023年度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研究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优秀非遗文化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项目编号:2023MZJD05;

6.祝峰获批2023年度国家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研究项目《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语言生活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项目编号:2023MZJD06;

四、2024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和人员的配备,完善基地管理的各项制度及保障措施。

2.基地组织编写内部参考杂志,向国家民委、自治区统战部等相关部门报送,继续办好《世界民族研究月度信息》和“世界民族热点”公众号。

3.拟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政策研究”方向的专业硕士。拟在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领域下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政策研究”方向,招生专业硕士研究生。

4.组织召开高层次的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转化;继续召开硕博研究生夏令营、田野工作培训;适时举办全国中青年中国特色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研讨班。

5.在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继续建立分基地或田野调查基地,打通内蒙古自治区内各研究平台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渠道;确保基地的良性运转,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6.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继续将“一西文化讲坛”、“万象共生”系列讲座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交流平台。

7.健全智库制度,跟踪舆情民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撰写咨询报告,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8.筹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合建汉蒙藏文化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心。

9.继续推进柔性引进工作,联系国内顶尖民族学、人类学方向研究专家学者,筹建学术共同体,推动学校和基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10.继续申报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晋升科研平台,发挥已有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升华基地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力,以优异的成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

11.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师范大学-乌拉特中旗实践基地联盟高质量发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强国复兴服务。

内蒙古师范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2023年12月25


下一篇:2022年工作总结